颅内炸弹有一种快速致命的特殊类型,叫后循
2016-12-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颅内炸弹通常表现为突然的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表现。另外,还有一种快速致命的颅内炸弹,临床表现特殊,危害大,又比较少见,容易被忽视,也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医院神经外科最近遇到几例,很想与大家分享体会,总结经验。
此类患者的特点是起病突然,症状特别重,发病前无任何症状,发病时可能在家里正常生活,也可能在普通疾病的住院过程中。最近两个病人,一个因为高血压头晕在心内科治疗,一个因腔隙性脑梗塞在神经内科治疗。在没有诱发因素的情况,患者突然发生剧烈头痛,随之出现昏迷,呼吸停止,心跳下降,处于濒死状态。
严重的病情变化,非常意外。所幸的是现场抢救及时,紧急做了头部CT检查,明确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循环动脉瘤破裂。这类患者,如果医护人员稍有延迟,往往失去检查治疗的机会,无法明确发病原因和死亡原因。
因病情突变,致死率高,远远了超出患者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超出医护人员的预料。家属不能接受现实是一种必然的反应,会提出各种质疑,如“我人刚还好好的,医院还会这样?”“为什么早检查?”“是不是用药有问题?治疗有问题?”等等。所以,早期明确病因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未能明确病因,医生的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有经验的脑外科医生会知道,这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炸弹,叫后循环动脉瘤。由于这种炸弹平常潜伏在脑干部位,一旦爆裂出血,将造成快速致命的严重后果。后循环动脉瘤临床比较少见,约占颅内动脉瘤发病率的10%,具体可分为七种类型:1,椎动脉动脉瘤;2,基底动脉干动脉瘤;3,大脑后动脉瘤;4,小脑上动脉瘤;5,小脑前下动脉瘤;6,小脑后下动脉瘤;7,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后循环动脉瘤的特点是:1,常无先兆症状,因临近脑干等脑内重要结构,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很快出现昏迷、呼吸停止,早期死亡率高,失去检查治疗的机会;2,后循环动脉瘤出血,容易影响脑脊液循环,脑积水发生率高;3,后循环动脉瘤出血,致血管痉挛发生率高,临床症状更重;4,椎基底动脉细小穿支为脑干供血,容易导致脑干梗死,造成致命的后果;5,较大的动脉瘤体还常常引起占位效应,压迫脑干、颅神经等重要结构,造成面瘫、吞咽困难等颅神经麻痹症状。
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有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两类。因椎基底动脉解剖位置深在,临近脑干、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并且有较多的穿支参与重要结构供血,开颅手术难度较大,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血管介入治疗作为后循环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窄颈动脉瘤应用弹簧圈栓塞即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宽颈、梭形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可采用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
资料来源:医院神经外科
点击阅读原文,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