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预防与治疗长春市中医院脑病科主
2017-7-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蓝字“老王哥健康咨询频道”可订阅!
中风的预防与治疗
——医院脑病科主任王彦红
脑卒中的定义和特点
脑卒中(脑中风)是指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
40岁左右的男性卒中患者较以往大幅增多,最年轻的患者为24岁青年男性。
“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有很多正值青壮年的患者在工作生活中毫无征兆地突然倒下,让人惋惜。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约有75%的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中年人卒中主要的8个危险因素
分别是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及有脑卒中家族史。
高血压、高脂血症
中青年高血压控制不良者多见,长期高血压主要损伤小动脉,而且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都可增加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血脂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青年人对甘油三酯升高更敏感,血中浓度稍有变化即可加速动脉硬化发展。
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低龄化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就餐次数增加、高糖、高脂饮食、运动减少等都导致中年糖尿病人高发的主要原因。
过量饮酒
酒精可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痉挛,还可通过使血小板增多导致脑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这些均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
吸烟
动脉内有反应过强性内皮细胞,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可以使这种细胞肌球蛋白收缩,血管通透性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发生卒中的危险性。
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
研究表明,饮食和行为方式与中青年脑卒中关系密切,频繁在外就餐、肥胖均为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糖、高脂饮食及酗酒、吸烟、睡眠不足、久坐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群众中特别是在中年人群中普遍存在,都是导致脑卒中病人增加的重要诱因。
请输入标题bcdef
在这8项危险因素中只要具备任意3项,就是卒中高危人群。
在这些因素中,最常见又最危险的因素,非高血压莫属。“大概有80%的病例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其中又以H型高血压(高血压伴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最易引起中风。”据悉,在每4位高血压患者中,就有3位是H型高血压。
研究证实,H型高血压的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8倍。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医院脑病科主任王彦红谈中风的预防与治疗
脑卒中的初步判断
预警信号眩晕没劲大脑空白
头晕、头疼、吐字不清、口歪流口水、手脚麻木等都是脑卒中的常见预兆。
脑卒中还有一些隐匿的预警信号,如单眼或双眼突然看不清东西;说话突然卡壳或暂时性吐字不清;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身体乏力,走路两腿没劲;大脑突然一片空白,短暂性失忆等。
此外,脑卒中还有一些独立的危险因素,比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
对于脑卒中,迅速的判断和第一时间就诊是挽救生命、防止致残的最重要方法。
专家总结出了以下的原则。首先,可以让疑似患者讲任意3句话,比如“我叫什么名字”、“我的家住在哪里”等,听其讲话是否流利、是否词不达意、含糊不清;然后让其上肢向上举3下,每下停留5秒钟,看是否无法坚持;最后让疑似患者起步走3步,看是否发生拖步、走路不稳。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的任一项不正常,都有可能是急性脑卒中发作,医院就诊。
早期脑卒中6小时之内可以溶栓与取栓。对愈后有好处。
中医治疗中风的六大方案
1.中医辨证论治即根据病情选择中风系列方、中成药(含院内制剂)、中药针剂;
2.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型如汤剂、颗粒剂、中成药、针剂;
3.根据病情选择给药途径服、鼻饲、灌肠、静滴、外洗、外敷、浴足、中药药熨;
4.针灸疗法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诊疗规范辩证施针(灸);
5.按摩推拿及康复疗法辩证施推,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尽快恢复到理想的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中风的致残率;
6.中药外治法用中药外洗、外敷、沐足、药熨等。
卒中防控知识
对于危险因素的防控,特别是将卒中防治措施个体化,实现共性与个性措施的结合,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具体措施包括:
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
加强对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加强体育锻炼;
合理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
降低食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6克以内;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钾摄入量;
提倡戒烟,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生活方式。
中青年人只要注意避免以上不良因素,就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王彦红
医院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长春市名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任委员,吉林省脑病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市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硬化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老年病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吉林分会康复学会委员,长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长春市中医学会理事会理事,被评为长春市白求恩式工作者。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风、眩晕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雄厚,对神经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造诣较深,尤其对脑出血、脑梗塞、血管性头痛,失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具有独到见解。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