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降压过度
2017-9-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治疗,但不可过度。我们认为最好的降压过程是血压下降平稳,不宜过快。
高血压病人若降压过度会出现什么危险呢?
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各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作用。而高血压病人一方面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强,另一方面血管内壁逐渐有类脂质和胆固醇沉积,久而久之,形成血管内壁粥样硬化和斑块。
在这种情况下,若服用降压药剂量过大,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势必会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发生机能障碍,甚至发生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其压力感受器不敏感,对迅速下降的血压不能及时代偿,心肌及大脑对低血压的耐受性较差,易造成血灌注不足而发病。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血压下降较快,同时伴有头晕甚至晕厥等脑部缺血症状时,应积极寻找原因。
(1)假如因服药等治疗因素引起,应暂时将部分或全部药物停服,观察血压及病情变化,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它降压药物。
(2)如果是非药物或治疗因素引起,如由于精神刺激、运动方式不正确或运动量过大、大量吐泻等因素引起,应尽快解除这些不利因素,血压和症状也就逐渐恢复正常。
(3)另外,如果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切忌自行盲目加大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的调整,以免引起降压过度。
注意事项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自行调节药物,首先是对病情要详细掌握,对药物性能要了解,而且还要小剂量开始,并严密监测血压和病情变化。另外,若自行调节2天,血压及症状仍无改善甚至于病情加重时,应尽医院治疗,不可麻痹大意。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颈性眩晕是怎么回事?
撰稿:张艳徐浩
颈性眩晕定义
眩晕是指患者感觉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升降和倾斜的运动幻觉。颈性眩晕指由于颈部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颈性眩晕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颈部周围骨骼、肌肉、韧带、椎动脉解剖结构及功能异常,如颈部软组织炎症,颈椎失稳,颈椎外伤或颈椎管狭窄等,其中以颈椎病致椎-基底动脉缺血是引起颈性眩晕症状的主要原因。与颈性眩晕有关的颈椎病主要是椎动脉型和交感型。交感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性眩晕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椎基底动脉血管收缩,引起一些后循环供血不全的临床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等。而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压迫进而引起供血不足。
症状特点
颈性眩晕为发作性眩晕,常在头部过度后仰或转动某一方位时发生,停止后仰或扭转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又称位置性眩晕。可伴有脖子发硬、耳鸣、视觉障碍(视物模糊、眼干、眼胀、眼涩)、头颈肩痛、恶心、呕吐、出汗、心悸、上肢麻木等症状。
检查手段
1.X线可见颈椎椎体、椎间盘、钩突关节退变和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改变。
2.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可见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减少。
预防颈性眩晕的小方法
1.多活动颈部,特别是伏案工作年轻人、学生,中老年人更应如此。可以做“米”字颈椎操,利用碎片时间活动颈部。
2.尽量不突然扭转颈部,不过度持久地仰头。
3.天寒时,应注意颈部的保暖,因颈部受凉也是眩晕的诱发因素之一。
4.颈椎病与骨质疏松也有关系,应常喝牛奶,晒太阳,必要时服用钙剂。
5.枕头与此病也有关系,枕头的软硬度应合适,不可过高或过低,其高度最好是自耳到同侧的肩外缘的高度,即侧卧时正好保持颈部的固有位置,不倾斜。
颈性眩晕中医特色诊疗
1.推拿手法:
推拿对本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l)局部调整椎体关节位置手法常用的有: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龙氏正骨、拔伸旋转推扳复位法、韦氏旋转复位法、颈椎旋转微调手法等;(2)整体调整脊柱手法;(3)椎旁或局部软组织放松手法;(4)配合点穴、针灸、牵引等其他物理疗法。
2.颈椎牵引:
对老年人,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明显的病人可做颈椎牵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间隔3~5天继续牵引。
3.针灸治疗:
针灸为治疗颈性眩晕常用手段,且疗效肯定。取穴一般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上穴位为主。常用穴位有:颈夹脊、百会、天柱、风池、阿是穴等。治疗后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明显改善,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眩晕等症状。
4.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治疗颈型眩晕依托于辨证论治思想,主要证型有:肝风痰瘀型、肝阳上亢型、气虚血瘀型、痰浊上蒙型、水湿内停型,采用同病异治治疗理念,取得较好疗效。
5.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一方面可直接松解颈部紧张的筋膜、肌肉,降低软组织内的压力,缓解其对椎动脉的压迫;另一方面可破坏颈椎的病理构架,重新恢复其动态平衡状态,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颈椎很重要,保健要做好,从小就注意,长大万事好!
医院·徐浩大夫长按识别鍖椾含鍝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楅渶瑕佸灏戦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