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县人民医院又开展新检验项目啦
2017-1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院检验科又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啦,大家快来围观吧,以下是开展新项目的详细介绍:
胱抑素C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但重吸收后被完全代谢分解,不返回血液,因此,其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而不依赖任何外来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的影响,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同源性标志物。正常情况下,胱抑素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度为0.51-1.09mg/L(参考范围)。当肾功能受损时,胱抑素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变化.肾衰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胱抑素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多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能失常时,会阻碍胱抑素C在肾小管吸收并迅速分解,使尿中的浓度增加多倍。
同型半胱氨酸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异种,与血压、胆固醇、血糖等指标一样,是医学界控制、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依据,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作为一项重要的人体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高血同型半胱氨酸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仅次于高血压,高于高胆固醇、高血糖和高尿酸。降低血同值,能大幅降低五大杀手疾病的风险。
性腺六项(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睾酮、孕酮、雌二醇)
促卵泡生成素在现代医学上简称为FSH,它是由脑垂体分泌出的一种物质,决定着人体精子与卵子的发育及成熟,对于生殖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于女性不孕不育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促卵泡生成素就属于内分泌检测中的一项内容,该激素能够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并且能促进排卵,进行促卵泡生成素检测,对于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促黄体生成素(LH)由腺垂体嗜碱粒细胞分泌。在女性(LH)协同促卵泡生成素
共同作用维持卵巢的月经周期,导致排卵与黄体形成。LH的产生受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控制,同时受卵巢的正、负反馈调控。在女性主要鉴别原发性(卵巢性)或继发性(垂体性)闭经;在男性用于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同时可鉴别青春期前儿童真性或假性早熟。
催乳素又叫促乳素或催乳激素是一种由垂体前叶腺嗜酸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主要作用为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刺激并维持泌乳,还有刺激卵泡促黄体生成素受体生成等作用。
睾丸素又称睾酮,由男性的睾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肾上腺亦分泌少量睾酮,具有维持肌肉强度及质量、维持骨质密度及强度、提神及提升体能等作用。
睾酮增高:特发性男性性早熟、家族性男性性早熟、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肿瘤(腺癌显著增高、腺瘤亦常增高)、睾丸肿瘤、睾丸女性化、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雄性化肿瘤、松果体瘤、特发性多毛症、甲减、雄激素、HCG和雌激素治疗中等。
睾酮降低:男性睾丸发育不全、类无睾综合征、下丘脑或垂体性性腺功能减低。此外,也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硬化、肾衰竭、严重创伤以及久病体弱患者。
黄体酮又名孕酮,为孕激素。用来人工调整月经周期具有一定作用,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为维持妊娠所必需。黄体酮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
雌二醇增高见于女性性早熟、男性乳房发育、妊娠(尤其双胎或多胎)、雌激素分泌瘤、促排卵药物(如氯来芬)、男性女性化、卵巢肿瘤、无排卵性子宫功能出血和肝硬化等。
减低见于卵巢肿瘤、葡萄胎、宫内死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丘脑肿瘤、腺垂体功能减低、卵巢功能不全、卵巢切除、青春期延迟、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绝经、口服避孕药等。
胰功两项(胰岛素、C肽)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对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总的作用是促进合成代谢。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C肽又称连接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测定C肽能得知胰岛细胞的功能,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C肽没有胰岛素的功能,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C肽呈等分子关系,这也就是说,分泌几个胰岛素分子,同时必然分泌几个C肽分子。血C肽浓度可间接反应胰岛素浓度。C肽不受肝脏酶灭活,半衰期比胰岛素长,经肾脏直接在尿中排泄,故血中C肽的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素的功能。C肽的清除主要通过肾脏降解和排泄,C肽在尿中的浓度高于血浆中的浓度。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由前列腺腺泡和导管的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在功能上属于类激肽释放酶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参与精液的液化过程,是临床常规用于前列腺良性与恶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主要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蛋白分解酶,正常情况下被分泌入前列腺液或精液中,以有活性的游离形式(f-PSA)存在,血清中的PSA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通常以f-PSA与结合PSA的和即总PSA(t-PSA)代表血清总的PSA水平。血清PSA测定精确度性高、稳定、重复性好,而且是无创的,助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也可用于高危人群(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的普查。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
1.1CYFRA21-1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CYFRA21-1用于与良性肺部疾病(肺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的鉴别,特异性比较好。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肿瘤已晚期或预后差。但CYFRA21-1正常或轻微升高,不能排除肿瘤的存在。治疗效果好,CYFRA21-1的水平会很快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CYFRA21-1值不变或轻度减低提示肿瘤没有完全去除,或有多发性肿块存在。
1.2CYFRA21-1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PHC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肝脏其他疾病患者;不同组织学类型的PHC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肝脏其他疾病患者;肝脏炎性疾病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最低,肝硬化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有所升高[2]。
1.3CYFRA21-1在膀胱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CYFRA21-1则是CK19的可溶性片段,是一种低分子量(ku)的酸性角蛋白,免疫组化证实其位于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细胞死亡时其以溶解片段的形式释放,最初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后发现其对膀胱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好;CYFRA21-1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具重要价值。
1.5CYFRA21-1在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食管癌在我国属高发癌症之一,以鳞状上皮癌最多见。CYFRA21-1对肺鳞癌的敏感性较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显著高,而且CYFRA21-1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动态测定CYFRA21-1浓度对于食管癌的病情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观察、预测复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6CYFRA21-1在鼻咽癌、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鼻咽癌(NPC)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EB病毒密切相关。CYFRA21-1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因此提高NPC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评估出治疗后的疗效及尽早发现治疗后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对提高NPC患者的生存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CYFRA21-1升高见于约40%的宫颈癌患者,其升高与分期和肿瘤大小相关。
促甲状腺受体抗体
(1)促甲状腺受体抗体对Graves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估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受体抗体阳性率可达95%以上,故可作为Graves病的诊断依据。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随着病情的缓解,促甲状腺受体抗体的活性可明显下降,当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后,若促甲状腺受体抗体逐渐下降,以至转阴,则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小;若治疗后促甲状腺受体抗体持续阳性,则说明治疗效果欠佳,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2)促甲状腺受体抗体在甲减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也可出现阳性,有助于以上疾病的病因学诊断。
甲状旁腺激素
增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减低:甲状腺手术切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非甲状旁腺性高血钙症。
病毒五项(弓形虫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I和II)
弓形虫抗体
(1)弓形虫的IgG和lgM抗体均为阳性,或者是IgG抗体滴度≥1:,表明有弓形虫近期感染。 (2)弓形虫的IgG和IgM抗体均为阴性,表明没有受过弓形虫感染。 (3)弓形虫的IgG抗体滴度1:,IgM抗体为阴性,说明有过既往感染史。 (4)此外,如果弓形虫IgG抗体滴度在双份血清中有4倍以上升高,那么无沦lgM抗体是否为阳性,都是弓形虫近期感染的指标。 需要检查的人群:患有高热、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人、孕妇,新生婴儿若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眼、内脏先天损害等症状。
风疹病毒抗体
风疹又称德国麻疹,发病高峰为春季至初夏。风疹病毒抗体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新生儿可以通过早年感染了风疹病毒的母亲而获得风疹病毒的IgG抗体。lgM抗体于发疹4天左右产生,约10天达高峰,持续6—12周,偶尔也可持续达一年;IgG抗体较lgM抗体出现稍晚,逐渐上升,1—2个月达高峰,以后下降,多维持终生,人群中80%以上的人此抗体阳性。
巨细胞病毒抗体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可以引起先天性感染。妊娠期有原发性感染或复发性感染,CMV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临床表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病儿有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溶血性贫血,少数呈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神经肌肉运动障碍、耳聋、脉络视网膜炎等,重者流产或死胎。围生期感染症状较轻。儿童或成人感染是通过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输血感染可引起异嗜性和EB病毒抗体阴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肝炎等。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可以引起潜伏的CMV激活,导致全身严重的CMV感染,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肝炎,并可导致死亡。此外,CMV还可能有致癌作用。
单纯疱疹病毒抗体
是疱疹病毒科的成员,分HSV-Ⅰ和HSV-Ⅱ两型。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经飞沫和垂直传播。感染急性期常发生水疱样皮疹而得名。主要引起疱疹性口腔炎、湿疹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疱疹性脑膜炎、新生儿疱疹、疱疹性外阴阴道炎等。生殖器官以外部位的感染多由HSV-Ⅰ引起(占95%),而生殖器官的HSV感染主要由HSV-Ⅱ型引起(占78%)。
高血压四项(A1、肾素、醛固酮)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A1)因失血引起循环血量减少或肾疾病导致肾血流量减少等,可促进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一种酸性蛋白酶),进入血液后,使血中由肝生成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能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直接收缩血管的作用不明显
肾素
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原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部分。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产生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醛固酮
是一种类固醇类激素(盐皮质激素家族),主要作用于肾脏,进行钠离子及水分的再吸收。整体来说,醛固酮为一种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再吸收作用的一种激素,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部分。
增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利尿剂、心衰、肝硬变、肾衰、肾病综合征等所致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周期性水肿,Bartter氏综合征,肾球旁器增生,手术后,低血容量,各种原因所致的低钾血症,部分恶性高血压及缓进型高血压等。
降低: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原发性单一醛固酮减少症、高钠饮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宫内死胎、恶性葡萄胎等。
不孕不育抗体五项(抗心磷脂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抗HCG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该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自然流产或宫内死胎关系密切。
抗精子抗体
抗精子抗体(AsAb)是一个复杂的病理产物,男女均可罹患,其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男性的精子、精浆,对女性来说皆属特异性抗原,接触到血液后,男女均可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而致不孕。
抗子宫内膜抗体
是以子宫内膜为靶抗原并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的自身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育妇女血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比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增高,抗子宫内膜抗体就属于自身抗体,在正常育龄妇女中也可以检测到,但在不孕症人群中,特别是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中更多见。
抗卵巢抗体
抗卵巢抗体是一种靶抗原在卵巢颗粒细胞、卵母细胞、黄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内的自身抗体,抗卵巢抗体的产生可影响卵巢和卵泡的发育和功能,导致卵巢早衰、经期不规律、卵泡发育不良,甚至不排卵产生抗生育效应,进而导致不孕。
维生素(A、E)
维生素A
1、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2、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3、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
4、促进生长与生殖。
5、抑制肿瘤生长。
维生素E
维生素E能促进生殖。它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数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维生素E缺乏时会出现睾丸萎缩和上皮细胞变性,孕育异常。在临床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另外对防治男性不育症也有一定帮助。
其他功能方面还有,保护T淋巴细胞、保护红细胞、抗自由基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的危险性。还对烧伤、冻伤、毛细血管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美容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还发现维生素E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梢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鳞癌细胞抗原
血清中鳞癌细胞抗原水平升高,可见于83%的宫颈癌、25%~75%的肺鳞状细胞癌、30%的Ⅰ期食道癌、89%的Ⅲ期食道癌;也见于卵巢癌、子宫癌和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临床上常用于监测上述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复发、转移或评价预后。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B27
HLA-B27基因属于Ⅰ型MHC基因,基本上表达在机体中所有有核的细胞上,尤其是淋巴细胞的表面有丰富的含量。HLA-B27抗原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椎炎有高度相关性,超过90%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其HLA-B27抗原表达为阳性,普通人群中仅5-10%的为阳性,而强直性脊椎炎由于症状与许多疾病相似而难以确诊,因此HLA-B27的检测在病中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贫血三项(铁蛋白、叶酸、B-12)
铁蛋白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ug/L(80-ng/ml)女性约35-55ug/L(35-55ng/ml),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维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
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
呼吸道病毒五项(肺炎衣原体抗体、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抗体、军团菌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
肺炎衣原体抗体
人类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是世界普遍性的。肺炎衣原体传染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人-人传播。因此,在半封闭的环境如家庭、学校、军队以及其他人口集中的工作区域可存在小范围的流行。肺炎衣原体的感染还可能与哮喘、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和恶化有关
柯萨奇病毒
柯萨奇病毒是一种肠病毒分为A和B两类,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感染后人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妊娠期感染可引起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性病变,并致胎儿宫内感染和致畸。
腺病毒抗体
腺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最常见的有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腺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角结膜炎、咽结合膜炎,其他一些疾病如婴幼儿腹泻、出血性膀胱炎、心肌炎、脑膜炎等。
军团菌
系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嗜肺军团菌最易致病。原菌主要来自土壤和污水,由空气传播,自呼吸道侵入。临床表现类似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多见于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潜伏期3~7日。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糖尿病自身抗体四项(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细胞、IA-2A、锌-8)
胰岛素自身抗体
(1)1型糖尿病的早期发现
(2)诊断胰岛素抵抗,指导糖尿病治疗
(3)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红斑狼疮检测六项(ANA、抗核小体抗体、DNP、ENA、dsDNA、抗组蛋白抗体)
ANA
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干燥综合症(SS,10%~40%)、全身性硬皮病(85%~90%)、狼疮性肝炎(9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等,抗核抗体在类风湿病人中约有20%~50%IgG型ANA呈阳性,小儿类风湿ANA的阳性率约19%~35%,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者阳性率高(50%~90%),故ANA阳性预示类风湿有发生慢性睫状体炎的可能。
DNP
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阳性率可达80%—90%、非活动期阳性率为20%左右。其他结缔组织阳性率低,且部分出现该抗体阳性的病人可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
ENA
ENA即抗可溶性抗原,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是针对核内可提取性核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有10余种,主要为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和酸性核蛋白(Sm)抗体。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见于多种风湿病患者,SLE、RA、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皮肌炎患者。
dsDNA
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且与SLE的活动相平行,并可作为治疗的估价。随着疾病活动的控制,抗dsDNA抗体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抗dsDNA抗体与DNA结合成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或抗dsDNA抗体直接作用于肾小球抗原造成SLE患者的肾损害。抗dsDNA抗体阳性的患者较阴性患者发生肾炎的危险性高12倍。
抗组蛋白抗体
在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组蛋白抗体检出率为30%-70%,但与病情是否活动及临床表现无关;在无并发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阳性率15%,而在Felty综合征患者可达83%,RA相关的血管炎患者阳性率为75%,青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患者阳性率为60%。在非风湿性自身免疫病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约有76%抗组蛋白抗体阳性,且大部分是抗H1抗体。很多药物可诱发类似SLE的综合征,称为药物性狼疮,病情较SLE轻,停药后症状可消失。药物性狼疮患者抗组蛋白的检出率很高(95%)。
广大患者朋友如果有需要检查的,请联系检验科。联系;王大夫:
图/文/编辑医院检验科刘海江王晓咏郝智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