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联动应用血管介入治疗机械取栓成功救
2018-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七月
3
沈医院北院区急诊科、放射线、导管室、神经外科通力合作应用血管介入治疗机械取栓术--成功救治一名突发神志不清的脑干梗塞患者。
女患刘某,83岁,神志不清4个多小时。患者送到急诊室时已经昏迷,大小便失禁,双侧瞳孔不规则,四肢瘫,随时都有呼吸、心脏骤停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急诊科立即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头CT检查结果未见出血。
神经外科孙冬弢主任会诊后诊断为急性脑梗塞,脑干梗塞。此时的患者心率上升到次/分,血压/mmhg。因患者病情危重,静脉溶栓已经超过了时限,如果采用血管介入机械取栓,尚有一线希望。主治医生赵云东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将患者推到导管室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基底动脉闭塞。
由于患者年龄大,血管狭窄、迂曲,手术难度大,稍有不慎必将造成脑出血,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势必造成脑干、小脑的大面积梗塞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赵云东、张继红两位医生细致的操作,成功地将微导丝、微导管送达病变的部位,撑起取栓支架,5分钟后成功取出血栓。机械取栓后再次为患者进行了造影,显示为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均已开通,血流通畅。
这时患者心率,血压恢复了正常,手脚均能活动,医生团队利用高超的手术技巧及术后细心的看护,手术获得成功。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再经过几天康复训练即可出院。
神经外科主任孙冬弢提示: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中风",是严重威胁人口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约万,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病,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该病。每年新发卒中病例中,45岁以下占12%,呈年轻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介入材料和技术的发展,机械取栓显著提髙了闭塞血管再通率,延长了治疗时间窗,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机械取栓其优点包括:避免或减少溶栓药物的使用,对于大血管闭塞及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具有更髙的血管再通率,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的治疗手段。
来源:沈医院
真诚感谢沈医院
北国网健康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辽宁最权威的新闻综合性网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