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绍祥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临床医案赏析
2019-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岭南地处祖国东南,因有“五岭”阻隔,形成了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出独特的体质禀赋,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治病用药也随之具有了明显的地域特色。有幸跟诊冼绍祥教授临证数年,收集整理相关医案时,不难发现一些规律,就是某些方子运用机会很多,如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六君子汤,二陈汤。冼师博闻强记,心中至少存档了数百条经方、时方和验方,但是,在治疗心系疾病时,如眩晕,胸痹,心悸,气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病证,遣方用药时却对上述方子情有独钟。可见,在岭南地区的心系病者,脾虚痰湿是主要病因病机,通过健脾胃、化痰湿,往往能使看似平淡的用药,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现选举三则医案如下:
胸
痹
证属气滞痰瘀,治以豁痰宽胸,理气和胃
黄某某,女,出生于-7-6
初诊日期:年3月28日门诊病案号:
主诉:反复胸闷1年,加重1个月。
病史:反复胸闷1年,近1个月胸闷加重,年3月11日-18日,在“市一”住院,出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症;慢性萎缩性胃炎;双肾囊肿;轻度脂肪肝;腔隙性脑根塞”。伴心悸,劳累或活动后加重,晚饭后胃脘隐痛,无泛酸,无嗳气,纳眠可,大便2日1次,成形,无干结,小便调。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BP/80mmHg,HR96bpm,律整。舌暗红,苔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病名及证型):胸痹(气滞痰瘀)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症,慢性萎缩性胃炎
处方(克):
瓜蒌皮10薤白10法半夏10陈皮5
丹参30降香10砂仁6党参25
桂枝10浙贝母10
血脂康,温胆片。
二诊
二诊:年4月4日
症状:胸闷稍缓,仍有心悸,胃脘隐痛,晚饭后加重,前胸怕冷,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脉弦细。BP/72mmHg,HRbpm,律整。
处方(克):
瓜蒌皮10薤白10法半夏10化橘红5
丹参30党参25龙骨30牡蛎30
佛手10葛根30桂枝10毛冬青30
消胀片
服药后,胸闷心悸缓解,上方减龙骨牡蛎,加珍珠母20枳壳10,再进14剂,胸闷,心悸消失。
按语
病人西医治疗的效果不佳,但经过中医中药的调治,症状消失。瓜蒌、薤白、半夏、桂枝等药物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为君,化橘红、丹参、党参、毛冬青等药益气活血化痰为臣,龙骨、牡蛎、珍珠母收敛安神,佛手、枳壳理气止痛和胃为佐使。诸药配伍,共凑通阳散结,豁痰宽胸,理气和胃,收敛安神的作用。通过此案例,可窥见冼教授用药君臣佐使组合分明,针对症状选方用药严谨周密。
眩
晕
证属痰瘀滞络,治以健脾化湿熄风
李某某,女,出生于-11-2
初诊日期:年6月28日门诊病案号:
主诉:头麻头痹,手脚麻3天
病史:近日头麻,头痹,左足背痛,腰痛,间头晕,纳眠可,小便量少,次数多,大便偏干。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病史。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5-3浙医院彩色颈动脉B超提示: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TCD提示:脑动脉硬化血流频谱改变,左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轻度狭窄。-5-3生化提示:CHOL4.80mmol/L,TG2.15mmol/L,HDL1.08mmol/L,LDL3.21mmol/L,UAμmol/L,ALT15U/L,AST16U/L;-6-24生化提示:CHOL3.79mmol/L,TG1.76mmol/L,UAμmol/L,AST72U/L,ALTU/L;-5-5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短暂房速,T波改变,ST段轻度下降。舌淡红,苔根腻脉细滑。
中医诊断(病名及证型):眩晕(痰瘀滞络)
西医诊断: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肝酶升高
处方(克):
法半夏10白术15天麻15陈皮6
茯苓15甘草6白背叶根15僵蚕10
川芎10鸡血藤30红曲10苦杏仁12
二诊
年7月5日症状:间头晕,纳眠好,腰痛缓解,服上药第3天头麻痹明显缓解,小便量少,隔数分钟1次,无尿痛,无夜尿,大便正常。舌淡边齿印裂纹脉细。在家BP早上/54mmHg,晚上/70mmHg,诊室BP/80mmHg.HR54bpm。腰椎CT提示腰椎退行性变,L4/5椎间轻度膨出,L5/S1椎间盘后缘钙化。
证型:气虚痰滞
处方(克):
法半夏10白术15天麻15陈皮6
茯苓15甘草6僵蚕10川芎10
鸡血藤30红曲10党参25钩藤10
吲达帕胺缓释片0.75qd
加味双柏膏1贴qd外敷
三诊
年7月19日
症状:无头晕,纳眠好,腰痛缓解,小便恢复正常,大便正常。舌淡边齿印苔白脉沉细左滑。在家BP早上/66mmHg,诊室BP/60mmHg.HR54bpm.
处方:效不更方,守原方治疗。
按语
此病人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但服中药的依从性好,疗效显著。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方药看似平常,但药效立竿见影,增加了病人治病的信心。二诊:自诉头麻痹减大半,但仍小便量少,次数多,隔数分钟1次。冼教授谨守病机,继续从脾胃入手,守原方加用党参25克加强健脾益气之功。三诊:自诉小便恢复正常。方中虽然没有治肾的药物,但是,肾开合功能自然恢复,可见,脾胃运化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脾胃健运,小便自然恢复正常。
中
风
证属痰热,治以清热化痰,通络开窍
叶某某,男,出生于-5-7
初诊日期:年4月18日门诊病案号:
主诉:左下肢行走不利3个月
病史:3个月前因“脑梗塞,高血压”医院住院,现仍觉左下肢行走不利,在行走半公里时出现,无言语不利,纳眠可,微口干,能饮,二便调。抽烟史,日2包。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BP/88mmHg,HR69bpm.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病名及证型):中风(痰热)
西医诊断:脑梗塞,高血压
处方(克):
法半夏10陈皮6甘草6枳实10
竹茹15石菖蒲10茯苓20郁金10
桃仁10红花10钩藤10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丁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温胆片,中风回春丸
二诊
年4月25日
症状:服药后左下肢行走不利症状缓解,纳可,眠一般,大便正常,夜尿3次。
舌暗红苔黄水滑,脉弦紧。在家BP-/90mmHg,诊室BP/80mmHg,HR73bpm,律整。
处方:原方加金樱子15克,杜仲15克。
服上药14剂后,症状消失。
按语
本病属中风之中经络,中经络者即风中经络,未及脏腑,症状较轻,病情较浅。发病后第3个月仍为脑梗塞恢复期,把握好机会,可以让病人机体得到更好的恢复。病人求治于西医西药无效,改投中医。冼教授立清热化痰,通络开窍之法,选用温胆汤为主方,加桃仁,红花等。冼教授认为此脉证病机以痰热为主要矛盾,故先予以祛邪,待邪稍退,正虚明显,再佐以补益肝肾之法,可选用金樱子,杜仲等药物。冼教授认为,待痰浊之邪缓解,舌质转淡,苔转薄后,可抓住机会仿用补阳还五汤,使用大量黄芪以补气以通瘀络。
作者:顾颖敏指导老师:冼绍祥
冼绍祥教授工作室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