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志忠医师惊心动魄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取栓
2019-7-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后循环急性闭塞病情凶险,致死致残率高,是神经介入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来自解放军第医院的严志忠医师带来一例DSA术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取栓病例。
病例概要
?基本信息:53岁,女性。
?主诉:头晕1周,加重伴意识不清6小时。
?查体:NIHSS:26分;双侧瞳孔直径1mm,对光放射迟钝,呼吸深快,BP:/mmHg。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3年,均未口服药物治疗。
?术前影像:
急诊CT平扫,后循环区域未见明显缺血灶(pc-ASPECTS10分)。
急诊CTA,左侧椎动脉入颅段和基底动脉未见显影,右侧基底动脉入颅段隐约可见(TIMI分级:1级)。
诊断分析
左侧椎动脉或基底动脉急性血栓性闭塞。拟行支架机械取栓治疗。
治疗情况
?耗材:Navien6F颅内支撑导管,Rebar18微导管,Silverspeed14微导丝,Solitaire4*20支架。
?术前DSA:局麻下行左侧椎动脉DSA,可见入颅段闭塞,左侧PICA显影。
右侧颈内动脉DSA,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以及大脑前动脉显影良好,后交通发达对后循环有一定代偿,但基底动脉尖端未见显影。
右侧椎动脉DSA,可见入颅段闭塞,考虑基底动脉急性闭塞。
突发呼吸心跳骤停
行右侧椎动脉DSA时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暂停手术,紧急心肺复苏,6分钟后复跳成功,同时予全麻插管。
支架取栓
微导管造影证实基底动脉尖端显影良好。
使用Solitaire4-20支架取栓。
取栓两次后血管再通(mTICI分级3级)。
术后病理证实栓子为混合血栓。
取栓术后即刻行CT平扫可见左侧延髓和双侧小脑半球出现造影剂外渗。
术后第一日复查CT,可见双侧小脑半球的梗塞灶,未见明显的脑干梗塞。
?查体:GCS5分(E1V1M3),NIHSS38分,双侧瞳孔直径2.0mm,光放射迟钝。给予患者亚低温处理。
术后第二日复查CT,未见梗塞灶扩大,CTA提示椎基底汇合处重度狭窄,但可见基底动脉显影。
术后结论
急性基底动脉血栓性闭塞。
术后随访
术后43日复查MRI提示双侧小脑梗死灶,脑干未见明显梗塞,CTA提示椎基底汇合处狭窄较前好转。
?查体:GCS15分,NIHSS5分。
患者入院至术后90天随访的NIHSS评分变化曲线如下:
术者心得体会
1.支架取栓是治疗后循环AIS的有效方法,临床结果优于药物治疗以及静脉溶栓治疗。
2.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因选择,需要考虑:a.狭窄是否要拉栓;b.串联病变的治疗顺序;c.椎动脉夹层等。
3.后循环病变相对前循环而言更加迂曲,需要通路具有强有力的支撑。
4.后循环急性闭塞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不可轻言放弃!
大咖点评
1.非常漂亮的一例后循环取栓病例,但建议DSA时采用全身麻醉以降低风险。
2.后循环需要更有支撑力的工作通路,可考虑6F长鞘。
3.这例病例的出彩之处在于术后管理,后循环取栓患者术后早期镇静非常重要。
作者简介
严志忠
解放军第医院
主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
医疗擅长:脑血管病(脑动脉瘤、脑动脉狭窄、颅内动静脉畸形等)的手术和介入治疗,严重颅脑外伤、颅内感染的抢救和治疗。
介入之音·第二季
中赛区南赛区报名通道
相关链接:
介入之音·第一季总决赛:全国高手同场竞技八方巨擘鼎立助阵易婷玉医师:双支架解决颈内动脉颈段夹层合并T字部高负荷血栓
刘文华主任:从实践中走来,看双支架解决高负荷血栓
王鹏主任:另辟蹊径,肱动脉入路取栓一例
鄂亚军主任:前循环双侧串联病变的急诊处置策略
介入之音·第二季,成就你的传奇!介入之音·第二季,你报名了吗?介入之音·第二季首场分赛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