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周记middot第期术野回

2022-8-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第期

作者:孙鹏贾白雪罗岗姜鹏马宁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

临床病史及影像分析

患者,男,因“间断性左侧肢体无力伴头晕半年余”入院,医院,头部MR示未见新发梗死(图1A,B)。图1头颈部CTA:右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图2A,B)。

图2

头部CT灌注:右大脑半球低灌注(图3A-D)。

图3

既往:高血压。

查体:(-)。

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

诊断

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

术前讨论

本例患者在药物治疗下依然左侧肢体无力症状反复发作,CTP显示右大脑半球低灌注,考虑右大脑中动脉M1段为责任血管,考虑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合患者病变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稍远段,且病变远端着陆血管迂曲且合并中度狭窄,为提高球囊及支架系统一次到位的几率,准备采用长鞘结合中间导管增加近端支撑。治疗相关风险包括穿支事件,治疗过程中医源性血管损伤,急性血栓形成等。

治疗过程

全麻下右股动脉穿刺入路,置入6F鞘,先行全脑血管造影,前循环造影见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图4A-D)。图4后循环造影未见明显向右侧前循环代偿(图5A-D)。图5将7F90cm长鞘送至右颈总动脉,沿7F长鞘送入5FcmNavein中间导管,造影明确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图6A,B)。图6沿中间导管送入Synchro微导丝(0.″,cm)携SL-10微导管,小心通过狭窄段至大脑中动脉M3段(视频1)。视频1撤出微导丝,沿微导丝送入Transend微导丝(0.″,cm),撤出微导管,沿微导丝送入Gateway(2.0mm×9mm)球囊,缓慢加压扩张(视频2)。视频2撤出球囊,期间微导丝回退至M2段,因远端血管迂曲,考虑再次送入Transend微导丝困难,遂沿微导丝送入微导管,更换为Synchro微导丝,重新将微导管送至M3段,再次更换Transend微导丝,期间将中间导管送至颈内动脉末端(视频3)。视频3回撤微导管后沿Transend微导丝送入Wingspan自膨式支架(2.5mm×9mm),支架到位后缓慢释放(视频4)。

视频4

造影显示狭窄明显改善,残余狭窄率约15%(图7A,B)。图7

观察10分钟,前向血流良好,无血栓形成,远端分支血管无急性闭塞征象,结束手术。

讨论

本例患者右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远端血管极度迂曲,需将较硬的Transend微导丝送至M3段以增加支撑力。在球囊预扩张后回撤球囊时Transend微导丝回退至M2段,因其支撑性好但操作性较差,遂再次更换操纵性好的Synchro微导丝,待其到位后重新更换Transend微导丝,依赖其较强支撑和中间导管较高的位置顺利到位并释放Wingspan自膨支架,术后即刻效果满意,远期待随访。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zlff/13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