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将体外反搏称为治疗冠心病的人工
2017-7-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年来,因冠心病致死、致残的人数逐渐增多,让人们更加认识到冠心病的可怕。冠心病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常见病,提起它的治疗方法就连普通百姓都能说出一二三,不少患者认为得了冠心病就只能支架搭桥了,甚至错误地认为冠心病放了支架就万事大吉。
首先我们应清楚什么是冠心病,才知道怎么防治更科学。生命不息、心脏就永远的辛苦劳作,它是人体发动机,是最劳累的器官之一,自身也需要营养和氧的供应,这一需求是通过输送血液的管道(血管)来实现的,为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就叫冠状动脉,如果由于冠状动脉的各种原因造成血流不畅,心肌缺血缺氧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不能正常工作,就得冠心病了,因此冠心病的因在血管上。
不论大血管或小血管出了问题都可以造成心脏危害,我们诊断冠心病“金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能看到的血管床也不足10%,可见对庞大的冠脉体系,能放支架的血管也是有限,最适宜放支架的病变是大的血管(直径要大于2.25毫米)局限高度狭窄的血管病变,受益是大的。而对于小血管病变及大血管的功能异常,如冠脉痉挛,支架就不适应了。另外大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是常见的病理类型,造成血管狭窄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支架可以解除狭窄,但不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了解了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及机理,就应对冠心病防治有个正确的认识,冠心病防治“五朵金花”的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石、规范的药物应用是基础、合理的支架治疗应提倡、必要的搭桥治疗应选择、绿色治疗技术体外反搏不应忽视。他再三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绿色、最低成本、最佳获益、人人所需的方法,什么是健康色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明确: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那么在“五朵金花”中最让人陌生就是体外反搏了。
到底什么是体外反搏呢?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的、体外促进血液循环的技术,这一技术是通过一整套的智能化设备(曾称人工心脏)来实现的。患者在做体外反搏时,会有三组气囊将小腿、大腿、臀部包住,这些气囊会像心脏跳动一样,它的跳动是在自身心脏电信号指挥下进行的,将这部分的动脉血液在心脏舒张期输送到胸腔大血管,增加冠脉灌注,为心脏补充足够的营养。而积攒在胸腔大血管的血液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部分血液会进入到心肌细小血管中,并帮助打通足够多的侧支循环血管,增加血流,心脏就会获得更多营养,为收缩产生更大的动力,将足够的血液提供到全身。同时,会有监测仪对患者的心率和脉搏时刻进行监测,以监视“两个心脏”协同工作。这样既能减轻心脏的负担,又为心脏提供了更多的营养。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人工心脏”。
临床使用证明,体外反搏不仅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友显著疗效,而且对眼科、耳科和肢体血管病方面,也具有一般药物难以奏效的明显效果,对老年人延年益寿将起到积极作用,体外反搏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千百万冠心病和脑供血不足等患者带来福音,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适应症:(1)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2)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动脉栓塞、震颤麻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意外后遗症。(3)眼底动脉栓塞、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神经萎缩。(4)突发性耳聋。(5)胰动脉硬化供血不足所致糖尿病。(6)肢体动脉栓塞。(7)因其他动脉硬化及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缺血性病变后遗症。(8)体育运动性疲劳、肝炎、康复与保健。
禁忌症:(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有全身或局部出血性倾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坏血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大出血,夹层动脉瘤等。(3)肢体有感染灶或静脉炎,四肢静脉血栓形成等,(4)活动性脑出血、腹水、(5)肺栓塞及中程度以上的肺心病,特别是右心衰竭时,反搏可能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右心负荷。(6)有血管或其他部位不便受压的疾病患者。(7)血压高于/mmHg时,用药降压后才能治疗。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