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常见变异
2016-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来源:黑白世界
基底动脉:由双侧的椎动脉于延髓腹侧汇合而成,于中脑处分为两条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后2/5的血液,包括枕叶、颞叶的基底面及丘脑等。椎-基底动脉在小脑和脑桥的分支,供应小脑和脑桥的血液。
基底动脉分支如下:
①小脑下前动脉,分布于小脑下前部;
②小脑上动脉,分布于小脑上部;
③脑桥动脉,分布于脑桥;
④迷路动脉,发自基底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入内耳门,分布于内耳;
⑤大脑后动脉,绕大脑脚向背侧走行,其皮质支主要分布于颞叶下面、枕叶内侧面以及这两叶上外侧面的边缘部,中央支起自根部,供应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及下丘脑等部位。
(一)基底动脉迂曲
双侧椎动脉汇合并形成基底动脉后,后者有时向一侧迂曲走行。局部脑干往往受压,当程度严重时,可以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
(二)基底动脉开窗
在胚胎发育期间,纵行且成对的神经动脉在第5周融合后形成胎儿的基底动脉。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纵行且成对的胚胎(原始)神经动脉在某一点停止融合或不完全融合,也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头颈部动脉开窗多在尸检、血管造影或MRA检查时被偶然发现,其临床意义在于开窗畸形可同时合并其他的血管异常以及对于神经介入、头颈外科治疗的提示作用。
参考资料:靳二虎,张辉,等.人体磁共振成像解剖变异.人民军医出版社,: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