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谈顾宇翔教授团队右侧大脑中动脉巨大
2021-12-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医院顾宇翔教授团队倪伟医师带来的:右侧大脑中动脉巨大动脉瘤栓塞+血流重建一例,欢迎阅读、分享。
01
病史
患者48岁,男性。
主诉:偶然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巨大动脉瘤1年余。
体格检查:神清,对答切题,四肢活动可,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
既往病史:无高血压史、无糖尿病史、无吸烟史。
-07-09MRI-11-09CTA
-08-26HR-MRI
DSA:R-ICADSA:R-ECADSA:R-VADSA:L-ICADSA:L-VA02
手术计划
术前诊断:
右侧大脑中动脉巨大动脉瘤。
手术策略:
Hybrid手术;
双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动脉瘤栓塞。
Intra-opDSA:EMB
Post-opDSA:EMB1weekFU:DSAR-ICA
03
术后情况
神志清楚GCS15四肢肌力V无神经功能障碍讨论
复杂中动脉动脉瘤的治疗策略,由动脉瘤的位置和复杂性(大小,形态等)决定,手术方式包括瘤颈夹闭,动脉瘤切除和/或孤立,以及近端阻断和血运重建等。在难以塑形夹闭巨大复杂动脉瘤治疗上,复合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通过术中DSA能够对动脉瘤及桥血管进行实时评价,尤其是在血流重建有效性的验证上,术中DSA可以完整评价桥血管路径的通畅程度、吻合口有无狭窄、远端血管的代偿范围及血流速度,为闭塞载瘤动脉提供有效依据。结合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检查或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在术中实时了解手术效果,并及时做出调整。其次,通过复合手术的优势互补,规避高风险高创伤外科操作:通过结合介入及开放手术的优势,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减少手术创伤。在远端保护性血流重建的基础上,应用血管介入内治疗可以对瘤体进行更为致密的栓塞,降低远期复发风险。同时,通过介入治疗进行近端血流阻断,也有效地避免了暴露瘤体及载瘤动脉近端过程中造成较大的损伤,尤其是当严重脑肿胀或占位效应导致载瘤动脉暴露特别困难时,联合血管内栓塞和颅内外血流重建手术方法可以避免动脉瘤周围的深部剥离,减少术中损伤。复合手术方案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患者预后,降低手术难度,体现技术进展为治疗方案带来的质的提升。本次病例分析同样涉及到颅内外血流重建。总的来说,血运重建类型的选择取决于闭塞动脉的直径,位置以及颞浅动脉的直径和侧支循环。Kalani等[2]倾向于当阻断M1段近端时,首选高流量EC-IC旁路(桡动脉或大隐静脉移植),阻塞M1远端的MCA时首选低流量STA-MCA旁路。Tayebi等[3]认为用于复杂的MCA动脉瘤治疗的旁路策略取决于动脉瘤的位置,豆纹动脉复合体的解剖结构和动脉瘤是否破裂。大部分学者建议对闭塞近端的大直径动脉采用高流量旁路,对小直径的远端动脉建议采用低流量搭桥。复合手术通过将血管内治疗方法与开放手术有机结合,以及实时的影像信息评估和腔内、外联合操作,充分发挥二者优势,达到1+12的效果,变难治动脉瘤为可治,降低手术风险。1.NiW,YangH,XuB,XuF,JiangH,LeiY,SuJ,GuY,MaoY.ProximalMiddleCerebralArteryAneurysms:MicrosurgicalManagementandTherapeuticResults.Worldneurosurgery,:e-e.2.KalaniM,ZabramskiJ,HuY,SpetzlerR.Extracranial-intracranialbypassandvesselocclusionforthetreatmentofunclippablegiantmiddlecerebralarteryaneurysms.Neurosurgery,72(3):-;discussion-.3.TayebiMeybodiA,HuangW,BenetA,KolaO,LawtonM.Bypasssurgery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