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艺捷教授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并甲减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期,特邀上海交通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吴艺捷教授,针对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并甲减的诊治进行了精彩的讨论。病例介绍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并甲减
病史简介
病人为男性,43岁。因「头昏、头晕2天,胸闷、心悸3小时」入院。患者2天前出现头昏、头晕,为阵发性,发作时无视物旋转感、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下降,未诉偏身运动、感觉障碍、偏盲、复视、视野缺损等,入院前3小时感胸闷、心悸,未诉胸痛,而收入病房。发病来大小便尚可,食欲和睡眠欠佳。
「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则服药,「支气管哮喘」病史6年,病情控制尚可。「糖尿病」4年,有「甲状腺」手术史3年余,具体不详。查体
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80mmHg,表情淡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区无杂音。腹部无异常,双手无震颤,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双侧甲状腺无肿大,质软,未触及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未触及震颤,未闻及血管杂音。无突眼,无胫前水肿。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WBC5.08×10∧9/L2.甲状腺功能:T30.2(正常值0.79-1.58)ng/ml↓,T40.5(正常值5.6-11.29)ug/dl↓,FT30.5(正常值1.8-3.8)pmol/L↓,FT40.1(正常值0.78-1.86)pmol/L↓,TSH.00(正常值0.38-5.57)uIU/ml↑3.血脂:甘油三酯(TG)2.35mmol/L,总胆固醇(TC)6.33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4.14mmol/L,同型半胱氨酸21.88mmol/L4.血糖:空腹血糖6.5mmol/L,糖化血红蛋白5.9%5.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肢导联低电压。胸部CT:两肺纹理增加。头颅CT:左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甲状腺B超:未做。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脑梗死;2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治疗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糖、调脂、稳定粥样斑块等综合处理,同时给予优甲乐50μg/qd。专家点评疑问:该老年患者甲减需进一步确诊病因吗,病因对治疗有指导意义吗?吴艺捷教授:患者有甲状腺手术史,具体情况不明。文献报道甲状腺经历手术后,哪怕只是做一个腺叶的切除,或甲状腺的结节、甲状腺腺瘤的摘除术,术后甲状腺还保留了很多。即使是这样的情况,随着手术以后时间的推移,有不少患者会出现原发性的临床或亚临床甲减,概率大概为1/4。此患者做了腺叶切除术,目前结果提示发生了甲减,但没有行TPOAb、TGAb等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因此无法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甲状腺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的问题。从病因学上讲,患者应该进一步完善这些检查。通常患者如果存在这种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常常提示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如果抗体的滴度很高,这些患者在接受手术以后更容易发生甲减。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即使没有甲状腺手术、甲功正常,但抗体持续阳性,每年大概有百分之五的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此外,有条件的话还需要给患者做甲状腺B超,看残留的甲状腺还有多大,有没有其它情况等。病因学上的探讨对治疗有一定意义,在评估预后、治疗药物的需要量等方面都有指导意义。当然如果没有条件,该患者依然需要进行下一步治疗。如果不进行替代治疗,患者的病情进展会非常糟糕。疑问:优甲乐(左甲状腺素片)治疗有哪些注意点?吴艺捷教授:对老年人,优甲乐的治疗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尤其是有多种合并症的病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又有自身代谢的异常。对于病情比较重、年龄偏大的病人,使用优甲乐治疗时起步剂量要小,通常的做法是:优甲乐从25μg/日开始,不从50μg/日开始,根据病人的情况再做调整。要是年龄更大,有冠心病、心律失常,还应减少剂量,从12.5μg/日开始。当然这个剂量肯定不够,但为了避免药物剂量过大产生的一些问题,所以通常要从小量开始,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开始替代治疗以后,观察有没有心慌、胸闷、心前区压榨感、疼痛感等临床表现,如果没有再继续增加剂量,每次25μg左右,然后逐步提升,年龄越大、病情越重,治疗中药物调整、增加剂量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通常要求在几个月之内把病情控制住,不强求很快就控制住,避免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尤其是年龄大的人,有时候剂量上升过快、过大有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另外,药物一定要早上空腹吃,20-30分钟后再吃早餐。因为有些食物可能会干扰优甲乐的吸收;有些药物也会影响优甲乐的吸收,如某些钙片、铁剂,不能同时服用。还需要评估药物剂量是否足够。例如甲状腺全切后,通常需要优甲乐1.6μg/Kg/日才能实现完全替代。起始治疗时不一定需要评估,治疗一段时间后就要开始评估药量够不够。如果发现治疗效果不好,要考虑剂量是否足够、有没有干扰因素等。少数病人可能需要药物剂量较大,或者血清激素不是很稳定,也可以分次服用,或者在下午、睡前服用。但此时有一个问题:如果服用的优甲乐剂量较大,则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影响睡眠。有些老年人会忘记早上吃药,也可以在中餐前补服。这都是治疗中要注意的问题。此外,治疗中要不断的复查,通常每2-4周检查一次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最好在病人没有服优甲乐的情况下检查。因为优甲乐本身就是L-T4,如果在服药2个小时以内取血检查,因为有药物的高峰时段存在,会造成假性血中L-T4水平偏高,所以治疗过程中评估疗效时疑问:在临床如何减少老年人甲减的误诊?如果只有TSH高而其他不高如何诊断?吴艺捷教授:甲减跟甲亢不太一样,甲亢的症状比如心慌、出汗、手抖等较明显,病人反应比较剧烈,会自觉不适前来就诊。甲减不一样,尤其是老年人的甲减,患者反应是迟缓的,对事物不敏感,再加上老年人有其他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腔梗,都会造成健康状况的下降,容易掩盖甲减表现导致漏诊、误诊。因此一般来讲,当病人有怕冷、乏力、便秘等症状时,要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国外也有这种建议:如果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做TSH的筛选。国内并没有强求非要这样做,但若有怀疑应该要做。需要注意的是病人虽然有怕冷、便秘、食欲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是没有特异性的,这些症状群的组合高度提示甲减的存在。但到底是不是甲减,有赖于检查证实。因此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筛查,是减少漏诊、误诊的一个基本环节。甲减又分为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一般来讲,如果血清T3、T4正常,TSH增高是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是指游离T3、T4或(和)总T3、T4降低,而TSH升高。有些患者游离T3、T4没有变化,但是TSH增高明显超过10,也要当成临床甲减来处置。因此,诊断标准是按照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来划分。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原发性甲减,假如下丘脑-垂体有问题,外周游离T3、T4,总T3、T4降低,TSH同步也降低或者正常低限,就是继发性或者中枢性的甲减。TSH增高指的是原发性甲减。在治疗上,临床甲减都需要治疗。对于亚临床甲减,一般TSH不超过10,没有血脂异常、没有甲状腺肿、没有甲状腺结节等等,可以不治疗,但需要观察。若患者游离T3、T4正常,TSH不是很高,但是之前存在血脂谱的异常,这种病人通常也是需要治疗。老年人有血脂异常、冠心病存在的时候,需要治疗。假如没有这些,TSH仅仅轻度升高,4-6之间,T3、T4均正常,这种状态下,老年人就不需要治疗,尤其是年龄段过了65-70岁以后,这种老年人不需要太积极的处理。但要是孕妇的话一定要积极处理,这是有区别的。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的过程中要不断随访,观察病情控制的情况,治疗是否达标。复查TSH,控制在2.0到2.5左右,就算达标,而不是刚刚降到正常上限就算达标,达到这个水平后保持药物剂量不变。假如TSH进一步降低或者偏高,要适当的减少剂量,不能随便停药。假如老年患者TSH轻度升高,没有甲状腺肿、没有血脂异常,即便合并了糖尿病,也可以暂时不用治疗;假如有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则需要治疗,如果不进行治疗,结节会进一步长大。好了,本期病例讨论到此结束!小伙伴们有get到什么新技能吗?如果你也有好的病例,那就请投稿给我们吧!
投稿方式一:北京哪里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